知“食”就是力量。
今年5月25日至6月1日是全国科技活动周,5月30日是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5月28日下午,锦州医科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社会服务团在学院党总支书记黄涛的带领下走进锦州市古塔中学,为7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别具特色的科普盛宴——美“食”科技,共“育”未来。锦州市古塔中学校长、古塔区教育局、古塔区科技局及古塔区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期间,食品与健康学院副书记张艳丽向参加活动的领导、师生介绍了我院发展现状,师生服务团成立的宗旨、目的以及开展食育科普活动的意义。黄涛书记为古塔中学“锦州医科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大学生食育服务实践基地”授牌。食品与健康学院教师、辽宁省古塔区农副产品利用科技特派团负责人王晶晶教授为学生们开展了食育科普宣讲。学院与古塔中学围绕未来开展食育科普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前期,服务团学生为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研讨和准备。为调动古塔中学学生们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科普效果,服务团师生利用晚间和周末等课余时间讨论环节、设计方案、制作道具、反复修订宣传文稿。在活动前,服务团学生调研了锦州市5所中小学周围的小超市,购买了中小学生喜爱度较高的零食100余种。在活动当天由古塔中学学生自己抽取零食,并引导学生观察包装、配料表和营养标签等重要标识,在游戏互动中将食品营养和安全知识传输给学生。
在活动中,服务团学生发挥了“小老师”的角色,是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她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传授给需要人群,指导教师则起到了贯穿、托举的作用,为学生展现自我“保驾护航”。活动后指导教师王晶晶表示,本次活动以“零食”为媒介,以2018版《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为纲领,在游戏互动和讨论中顺利完成了本次科普活动。学生了解了食品包装中的科技密码,食品标签中“0”的科技含义,学会了如何科学的选择食物,深刻理解了食品安全的内涵。
食品与健康学院师生服务团于2023年底成立,旨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学生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加强食品与健康学院师生在社会公益事业中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接下来,锦州医科大学师生服务团还会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坚守健康理念,服务健康中国。